在AI浪潮与国际化时代背景下,为帮助教师深度融合时代需求与思政教育目标,培养有温度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原副校长何少庆在望道楼419作了题为《在守正创新中培养时代新人——AI时代与国际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主持。
讲座伊始,何教授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和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切入,首先介绍了AI时代思政课的“变”与“不变”。何教授认为,AI时代思政课不变的是“知情意行”的教学方法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变的是教学工具、教学场景和教师角色。何教授表示,AI时代思政课的“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变”的是“器”,“不变”的是“道”,我们应用“变”的“器”来更好地实现“不变”的“道”。面对AI时代对思政课提出的挑战,何教授建议教师们应在数字素养、理论功底、人文关怀、协同育人等方面着力,在“变”中“升级”。

会议现场
其次,何教授介绍了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何教授表示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战略资源带来思政新课题。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思政教育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何教授提出从“分而治之”到“互鉴共生”的新理念,构建“一体两翼三路径,互鉴共生”的思政教育新模式。何教授还以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的案例来说明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培养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全球工匠”。

何教授作专题讲座
最后,何教授表示无论是应对技术变革还是格局变革,其核心都是坚守育人初心,创新方法路径,最终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新人。
整场讲座内容紧扣热点、高屋建瓴。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将时代发展与思政育人相连接,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带来了重要启示。学院将以此次专题讲座为契机,不断探索AI时代与国际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在守正创新中培养时代新人。
(审核 吴赛男 编辑 王丹萍)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