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学习强国: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丨滕进芝:“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意蕴

来源:学习强国 媒体级别:国家级  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滕进芝  日期:2024-10-18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破除了西方的单向度模式,展现出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图景,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破除了西方的单向度模式,展现出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图景,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描绘了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理想状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诉求,彰显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蕴。

物质富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中国式现代化的富民基因

作为中华民族古老质朴的理想之一,物质富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诉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之一和重要目标指向。

在古代中国,发展生产力、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富足,是古圣先贤的美好理想。物质富足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从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入手,促进物质财富积累,实现“富民”目标。

在生产方面,充分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鼓励农业生产。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在于劳动,正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为促进农业生产,为政者要“制民恒产”,保证人民拥有基本的物质生产资料,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易其田畴,薄其税敛”。农业生产者之间要相互协作,“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从而提高生产率,积累物质财富。在分配方面,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均平损益。老子发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家哲思;孔子描绘了“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儒家理想;韩非子构思了“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的法家治道。同时,要兼顾“富国”与“富民”的关系,“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只有民富才能国强。在交换(流通)方面,实现各类资源的互通有无,方便人民生产生活。这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市者,货之准也”,并明确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扮演的媒介角色,“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为了促进各类资源流通,要做到“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在关卡处稽查而不征税,湖泊池沼不设禁令。同时,保障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物价稳定,“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在消费方面,树立勤俭节约、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中华民族具有勤俭节约、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就主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并倡导为政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节用”并非“不用”,而是要做到适度合理、物尽其用,正所谓“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不贵也;因其所贱而贱之,物无不贱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丰富的富民基因,反映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物质富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资源。

精神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之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文关怀见长的文化,是实现精神富有的文化根基,其内蕴的人文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解决人类精神危机的重要资源。
人是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价值目标,现代化的真正内涵在于人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协调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内在关系。

从文化根性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而非不可知的彼岸世界,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而非资本的不断增殖。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身是和谐的,即通过对自身生命的体悟,达到精神层面的富足与完满状态。孔子所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孟子所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都是对精神富足的具体阐释。要实现精神富足,首先就要在修身上下功夫,通过“吾日三省吾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慎独”“集义以养浩然之气”等途径,达到“内圣”境界。精神富足不仅内在于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外显于为人处世之中。孔子所谓“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都体现了“推己及人”“以义相交”的人际关系准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中国文化显现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道德链条,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圣”以至于“外王”,达到精神层面的完满状态。正是在这些优秀精神基因的驱动下,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理念的现代化之路。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在推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在古代中国,由于封建关系的束缚和生产关系的落后,生产力的发展势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或仅仅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的水平范围,从而使人们的道德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宗法血缘的伦理层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传统的伦理本位观念、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等被纳入社会主义的框架,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得到充分升华。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立场导向,也是人类文明建构的可行方案。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5221160744391317823&item_id=5221160744391317823&reedit_timestamp=172914048800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29147663629&showmenu=false&ref_read_id=7947ee8c-6674-4b80-adca-68c47533f96d_1729161861612&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上一条:中国教育电视台:聚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第十八届“大学管理者论坛”举办

下一条:爱义乌:万少君获评国家级奖项